发布日期:2024-06-14 来源: 网络 阅读量()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加快企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,是在“双碳”目标下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要求。云南是我国重要的西南生态屏障,动植物种类数为全国之冠,推动绿色发展尤为重要。云南省税务部门以落实绿色税制为抓手,积极引导企业绿色转型升级,助力生态环境向好发展。 2024年是环境保护税开征的第六年,云南省税务部门通过不折不扣落实环境保护税法,发挥“多排多缴、少排少缴、不排不缴”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作用,引导企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对高污染、高能耗设备进行技术改造,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,促进产业升级和环境保护。 普洱昆钢嘉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是当地实力雄厚的水泥制造企业,拥有一条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万吨骨料生产线余人的就业。在环境保护税的正向引导下,该企业秉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绿色发展理念,不断优化生产设备、降低污染物排放,先后获得国家级“绿色工厂”和云南省“绿色矿山”称号。 “自2018年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以来,税务部门辅导我们享受环境保护税减免400万余元,这些‘真金白银’为企业实施收尘器、污水处理等环保设备改造缓解了资金压力,也让我们走好绿色发展道路的底气更足了。”普洱昆钢嘉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陈拥军表示。 像昆钢嘉华水泥一样,越来越多的企业从“被动减排”转变到“主动治污”,走上绿色发展之路。昆明醋酸纤维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30多年历史的中美合资企业,也是云南省首家进入中国外商投资500强的外商投资企业,企业主要生产和制造香烟过滤嘴用乙酸纤维素丝束,应税污染物主要是大气污染物。 “去年,我们享受到环境保护税减免16万余元。在税务、生态环境部门的共同指导下,企业严格落实环保生产、节能减排要求。低排放、降耗能技术改造和设备引入虽然短期内增加了投资成本,但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环境保护税减免等税惠红利。”昆明醋酸纤维有限公司办税人员沈瑞表示。 为促进节能环保产业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,鼓励企业以技术创新开辟新领域、新赛道,云南省税务部门探索制定具有行业特色的政策宣传产品和推送策略,通过数据分析实现“政策找人”,促进税费优惠政策落实落细,并通过实地调研,聚焦环保企业诉求,将纳税服务、政策辅导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多方面、全过程。 元谋县金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再生资源加工车间里,一个个废旧轮胎被切割成小块,重新加工成橡胶助剂。据了解,该公司每年可处理7万吨左右的废旧轮胎,实现再生资源循环利用,促进轮胎“黑色污染”向“黑色黄金”蝶变升级。 “我们是一家环保类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,实现绿色转型的过程中,无论政策学习还是退税办理,都离不开税务部门的大力支持。”该公司财务负责人陈燕介绍,去年,该企业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近170万元,税惠红利畅通了企业资金循环,也坚定了企业创新研发、扩大产能的信心。 结合环保资源利用类企业发展需求,云南省税务部门推出“政策辅导+前置管理”措施,点对点开展个性化辅导,把企业的“需求清单”转化为税务部门的“服务清单”,在帮助企业及时掌握各项税收政策的同时,从企业生产设备、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的节能性质深入分析,引导企业转型发展方向,帮助企业尽享税费红利。 绿色发展路上,税惠如影随形。在昭通市巧家县的赖石山山巅,127台“大风车”迎风转动,源源不断地将风能转化为电能,成为“西电东送”的重要基地。据悉,该风电场由国能巧家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,总装机容量223.5兆瓦,是全国6个5A级风电场之一,也是目前省内第二大的风电场。为助力企业向“绿”而生、加速前行,当地税务部门应势而动,主动靠前服务,及时响应企业涉税需求,自立项之初便开展专业化、定制化的跟踪式辅导服务。 “从项目落地起,税务部门就开始为我们保驾护航。风电场距离县城较远,但税惠政策和税费服务总能及时送达,遇到涉税难题,一个视频电线年以来,我们累计享受风力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减免1566多万元和企业所得税“三免三减半”减免近2204万元,为公司发展注入了‘强心剂’。”公司财务人员梅智杰介绍道。(冯子奚) 云南省税务部门以落实绿色税制为抓手,积极引导企业绿色转型升级,助力生态环境向好发展。